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为“大地之母”测量身高。勇士们登顶的第二天,一支商业登山队也从北坡成功登顶,一面写有“第二故乡大美湟源”标语的手旗在世界之巅迎风招展,述说着一位离乡38载攀登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美好祝福。
攀登珠峰 他十次高举故乡手旗
5月28日10时07分,一支商业登山队中的14名队员和21名高山向导登顶珠穆朗玛峰。57岁的白景天是其中一员,他是登顶者中年龄最大的。
那一刻,白景天心潮澎湃。他拿出早准备好的手旗——“第二故乡大美湟源”拍照留念,让故乡湟源也登上世界之巅。
登山队于5月21日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到站上最高点,一路上白景天十次高举故乡手旗。手旗是4月在西安定制的,他说,这辈子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攀登珠峰,一定要让“湟源”两个字出现在珠峰最高的地方。
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个小插曲。在珠峰大本营,白景天展示他精心制作的故乡手旗,一名队友发现上面的字写错了,珠穆朗玛峰写成了“珠穆拉玛峰”。
这可是大事!队友赶紧托人在西安重新制作了一面手旗,辗转送到珠峰大本营。接过新手旗的那一瞬间,白景天的心才安定下来。
当队伍到达海拔8300米处,白景天出现腹泻症状。这可是大问题,攀登珠峰的难点全部集中在海拔8300米以上!
5月28日凌晨2时,白景天吃了药,喝了一点麦片粥,继续冲顶,经过8个小时的艰难行进,实现了挑战世界最高峰的人生目标。
回想在万山之宗一览众山小的感受,白景天的记忆模糊了,展示故乡手旗的情景却是难以忘怀。
爱上登山 与故乡的大峨堡山有关
白景天从2006年起迷上户外运动,登秦岭登了十年,几乎每个月都登。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一场关于雪山攀登的讲座,萌发了攀登雪山的想法。
接受专业培训的当年,白景天登上了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第一次攀登雪山就获得成功,他对雪山产生了浓厚兴趣,计划起挑战珠峰。
为给攀登珠峰打基础,白景天先后尝试攀登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和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均以失败告终。一次因为腹泻,一次由于天气突变,均在最后两百米时无奈返回。
连续两次未能登顶,白景天并没有放弃用脚步丈量雪山的梦想。去年11月,得知有机会攀登珠峰,他毫不犹豫报名。今年4月,他抵达拉萨,加入雅拉香波珠峰登山队,参加今年唯一的珠峰商业攀登活动。
“为了这次登顶,我准备了四年,每天长跑10公里,负重20公斤爬楼梯,四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白景天说,他爱登山,跟故乡的大峨堡山有关。
上世纪50年代,白景天的父母离开老家河南南阳奔赴青海湟源。
1963年,白景天出生,原名白建勇。三年后父亲去世,永远留在了湟源。母亲一手将他抚养大,他从小喜欢运动,经常去爬离县城不远的大峨堡山,在那里种下了登山的种子。
忘不了的故乡 一生的眷恋
19岁,白景天考上西安的大学,离开故乡湟源。毕业后,他留在西安工作,在西安成家,后把母亲接到西安生活。母亲去世后,与父亲合葬在湟源。
每隔一年,白景天会回到湟源,为父母扫墓,看望亲戚、朋友、同学,走一遍家门口的街。儿时,那条街好长啊,从家到学校好远好远,怎么也走不到。长大后,那条街好短好短,怎么走也走不够。
“湟源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的亲戚、朋友和同学,那里镌刻着我美好的小学、中学时光,怎能忘怀!”浓浓的故乡情,忘不了的故乡是一生的眷恋,白景天说,今后他可能不会再攀登高海拔雪山,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带一面故乡手旗攀登珠峰,敬生我养我之地,表达我对那片土地的热爱,故乡永远在我心中。”
除故乡手旗外,白景天还把母亲的遗像带上了珠峰,母亲曾说希望跟他站在同一高度看世界,他兑现了承诺,非常开心。他第一次上登上秦岭最高峰拨仙台时,就怀揣着母亲的照片。
白景天的女儿6月出嫁,攀登珠峰他不忘为女儿送上祝福。每上一个营地或在行进途中遇风景上佳之地,他都会为女儿、女婿展示一次手旗,祝他们喜结良缘、幸福永远。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
祝福青海 祝福湟源
离乡38载,白景天乡音不改,永怀一颗赤子之心。每每别人问起,他都会说自己来自青海湟源,故乡时常被他挂在嘴边。他说:“无论走到哪,我都愿意为故乡宣传,让更多人知道湟源,走进湟源,爱上湟源。”
去年,白景天又一次回到故乡。他发现湟源变化很大,县城变大了,变漂亮了,古城名气很大,游客很多,故乡的亲人依旧热情,他为故乡感到骄傲。
说起故乡,往事一幕幕,白景天动情地说:“祝福湟源发展越来越好,祝愿大美青海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