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 青海体坛 | 体彩趣闻 | 视频新闻 | 国内外赛事 | 通知公告 | 本网原创 | 热点关注 | 群众体育 | 竞技体育 | 体育产业 | 体育旅游 | 时尚运动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体育青海体坛
冬季健身 传统体育独领风骚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8-12-13 09:15:33
编辑:孔令磊

  打陀螺。摄影:纳玉堂

    青海新闻网讯

  传统体育之乐

  “啪!啪!啪!”12月11日一大早,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在省城宽广的文化公园里响起,吸引不少人前来围观。

  进入冬季,虽然冷风飕飕,但每天早上文化公园内晨练的人来来往往,热闹异常。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几个抽陀螺的人。只见一个铁质大陀螺在几个人的轮番抽打下,转得特别稳当,旁边的人看到这个情景,不停地拍手叫好。

  陀螺的主人,是一群乐观豁达的青海人,他们不仅把它视若珍宝,还把它耍出了境界,耍出了国际范。

  “打陀螺很有技巧,挥鞭、用力、频率、换气都有讲究。”文化公园鞭陀队负责人介绍。严寒依然没有挡住健身者的脚步。武术、空竹、鞭陀、毽球、锅庄、打花棍、柔乐球……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体育,受到了健身者的喜爱。

  省城南川河畔一处空地上,一群老年人身着宽松的太极服装,手持红色太极扇,一招一式既有太极的神韵,又有京剧的节奏,还有舞蹈的柔美和剑术的刚劲。“迎风拦截,左右还击,白猿献果,推窗望月,拔草寻蛇。”按照小收音机发出的提示,老人们手握太极扇列成方阵,后又迅速把队形变成圆形,组成太极八卦图案。蹬腿、摆莲、翻腰、跳跃,红扇一开一合,姿态优美,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太极扇负责人景文菊介绍,太极功夫扇的种类很多,太极拳与扇术结合后,在抖扇的发力中能疏通全身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四年时间了,我们从来没有间断过。”景文菊说,传统体育既是锻炼身体又是文化娱乐,还能享受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

  民族“非遗”体育

  湟中县有青海武术之乡的美誉。在湟中县,很多村落整村习武,学校设武术课堂,备受学生喜爱。在湟中县班沙尔学校每天的体育课上,学生们整齐划一、精神饱满,“非遗”武术是他们最受欢迎的课程。

  “保持队形,马步扎稳,今天我们展示的节目是国家非遗武术套路八极拳。”武术教练陈生辉边排列队伍边说,八极拳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

  近年来,湟中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教育局联合在湟中县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班沙尔学校作为试点,首次在校园推广“非遗”,得到全体师生的赞成。

  在西宁市第二中学的操场上,伴随着极富蒙古族风情的音乐,学生们跳起了已收入国家级非遗舞蹈——安代舞。

  体育指导老师余萍说,除了蒙古族安代舞,他们还在学校推广回族《“花儿”与少年》、土族《花棍舞》、藏族《踢踏舞》和撒拉族民族舞等非遗舞蹈。“一年推广一套舞蹈,去年在学生中推广的回族舞《‘花儿’与少年》得到了全体师生的普遍认可。今年学校又推出蒙古族安代舞。”

  余萍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民族文化,学校每周都安排大课间操,让孩子们专业学习棋类、球类、街舞类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们了解家乡民族文化,感受到民间体育、舞蹈的魅力,也为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作出有益尝试。现在西宁市群艺馆正在编排撒拉族、土族舞蹈,计划在下学期推出。

  农牧民青睐

  最近,湟中县李家山镇纳家村村民杨秀德每天早晨健身由原来的跑步改成踢毽子,因为她想提前练习,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村民运动会上夺取毽球项目冠军。“早晨天气寒冷,关节不灵活,踢毽子、打太极拳成了我们锻炼的最好选择。”杨秀德说。

  在素有“篮球之乡”之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篮球运动蓬勃发展,健身运动已经成为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农村团结友爱、村邻和睦、家庭和美的事业,有效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循化,每年举办的国际男篮争霸赛和村民自己举办的农牧民篮球赛,成为了广大农牧民最为期盼和喜爱的体育赛事,篮球赛、射箭赛、农牧民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在村与村、乡镇之间广泛开展,提高了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睦。

  每天傍晚,湟中县海子沟乡水滩村的20多名武术爱好者精神抖擞地练习禅杖、长拳、大刀、苗刀等传统武术。水滩村杨家世代习武,多的时候习武人数达三十余人,如今杨立德已是第七代传人。

  每年的藏历新年或春节前后,“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传统村运会在湟中县共和镇新庄村举行。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包括70多个独具高原特色的体育项目,其中有井井康、蹬棍儿、驮垛子、老马抢四角等。

  雪山、湿地、湖泊、草原、戈壁、原始森林……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孕育了我省独有的民族体育,不仅让前来旅行的人们流连忘返,还成为广大农牧民交流的融合剂。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