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 青海体坛 | 体彩趣闻 | 视频新闻 | 国内外赛事 | 通知公告 | 本网原创 | 热点关注 | 群众体育 | 竞技体育 | 体育产业 | 体育旅游 | 时尚运动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体育青海体坛
青海摔跤队激情不减屡获佳绩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8-10-30 08:06:19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讯 大多数青海人都很熟悉摔跤这项运动,自古以来,这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和体育运动之一。农闲时节、喜庆节日,劳累了一个夏天的农民抖去一身的灰尘,在打碾场上欢歌笑语,高唱丰收进行曲。与此同时,拥有英雄主义情结的男人们不甘寂寞,在空地上拉开架势,好好地和村里强壮的男人摔一跤,就算被摔得好几天都下不了炕,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说起那次难忘的摔跤比赛……

  青海摔跤队屡获佳绩

  自1958年青海摔跤队组建后,我省的摔跤运动员就在全国的各大比赛中频频获奖。摔跤,这项悠久的竞技运动,备受我省各族群众关注和喜爱。

  10月27日下午,原青海摔跤队教练薛品邦和他的弟子刘晓蓉、马存军(省自由式摔跤男队教练)、林伟(省自由式摔跤女队教练)和省古典式摔跤教练王述钢,共同为我们讲述了我省摔跤运动近几十年的发展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海省摔跤队刚刚组建,就在全国首届全运会上获得了古典式轻量级摔跤第三名的好成绩。

  出生在西宁的武海平,多年来是我省古典式100公斤级以上摔跤项目纪录保持者,至今也没有队员打破过他创造的神话。来自黄河谷地的刘晓蓉,经过刻苦训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女子摔跤冠军赛中,顽强拼搏,获得了自由式56公斤级项目冠军……

  薛品邦说,自1952年我省首届运动会将摔跤列为表演项目后,历届省运会均设摔跤比赛项目。1958年,我省组建了第一支包括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3个项目,16名运动员的摔跤队。古典式、自由式摔跤队员委托北京体育学院代训,由景兆绵执教,1960年景兆绵担任青海省摔跤队教练,翁志浩任教练兼运动员。从此以后,青海省摔跤队队员多次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赛事,在全国比赛中也获得了众多奖项。

  这个时期,摔跤运动深受群众的喜爱。1965年,景兆绵带领队员到各地巡回表演,寻找摔跤人才,当时景教练带领的这支队伍被誉为高原上“乌兰牧骑式”摔跤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群众热烈的欢迎,大家纷纷去观看他们的表演,有些摔跤爱好者还上场和专业队员切磋摔跤技艺,引来了观众阵阵掌声。同时,景教练也在巡回表演的过程中,发现了众多有摔跤天赋的队员,把他们选拔到摔跤队中正规训练,为我省摔跤队伍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

  摔跤大军英雄辈出  

  薛品邦说,现代摔跤运动一经提倡,豪放的高原人民就显示了较强的优势。自1952年青海省首届运动会将摔跤列为表演项目后,青海的摔跤运动员就在全国的各大比赛中频频获奖,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层出不穷,“大力金刚”武海平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大将。

  1976年,武海平成为了青海省体校田径队投掷组的一名运动员,半年后他拜在了我省早期著名摔跤教练景兆绵的门下,开始系统专业的摔跤训练。1981年武海平取得了全国摔跤冠军赛古典式100公斤级以上项目的冠军,从那时候起,我省摔跤开始走向兴盛,青海摔跤大军英雄辈出。

  1983年,在第四届全运会上武海平获得了我省摔跤队唯一的金牌,那年他才23岁。比赛中,年轻的武海平遇到了内蒙古草原摔跤高手宝玉,他是第十届亚运会古典式摔跤项目的冠军。武海平面对力量大、下盘功夫好的高手,不单靠力量,而是运用灵活的手法,最终将对手摔倒,取得了决赛权。

  薛品邦说,那时候还有一个“假小子”刘晓蓉,她16岁那年,范增成教练到学校后发现了这个体育苗子,于是她便成为了柔道队的一名队员。在柔道队经过两年的训练后,她又被薛品邦教练抽调到了摔跤队。在这里,刘晓蓉开始了系统的摔跤训练。

  刘晓蓉身体素质好,再加上在柔道队已经训练了两年,练习摔跤就不再难了。可是,没想到女队每天和男队一起训练,结束一天的举杠铃、爬麻绳及引体向上训练后,到食堂吃饭时女孩的双手发抖,连筷子都拿不住。

  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下,1990年刘晓蓉在全国女子摔跤冠军赛中顽强拼搏,获得了自由式56公斤级项目的冠军。这一奖项是她取得的最高成绩,其他运动员如陈永华、汪玉芳、杨文萍、雒亚娟、王彩珊先后在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上获得前三名。

  摔跤生涯不留遗憾

  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颁奖台上,薛品邦退休之际,弟子马存军以一块银牌为他送行,他的摔跤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薛品邦退休后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清闲日子,在队里摔打惯了老想动,退休后他也不时地活动活动筋骨,练练定力。薛品邦说,他的摔跤生涯没留遗憾,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选摔跤。

  “一路走来太难了,太不容易。”谈起这些年的经历,薛品邦有些激动。从运动员到教练,如今,他的耳朵、腰和腿全是伤病。不过,在他最后一次带队参加全运会时,还能站上领奖台,他觉得自己的摔跤生涯值了。

  冒着生命危险减重、抵头挫伤软骨导致的“摔跤耳”、二十年如一日的长跑导致的“四方步”,是薛品邦身上最鲜明的印记。上世纪80年代,他和队友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上夺奖。“那时电视还少,广播报纸都报道我们的故事,站在领奖台上,真是风光无限。”

  摔跤也是耐力训练,我省有着很好的地理优势和训练场地。全运会结束后,薛品邦的日常主要以辅助协会做协调工作,主要负责和教练交流、选拔苗子之类的工作,抽时间把这些年的经验总结下留给年轻后生。

  薛品邦说,他的摔跤生涯没有遗憾,摔跤让他累过、哭过、抱怨过,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时,一切痛苦荡然无存,因为摔跤已经融在他的血脉里。

  青海摔跤后继有人

  2016年,马存军代表中国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洲摔跤锦标赛并获得铜牌,这是青海摔跤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现年已经30岁的马存军,是我省土生土长的运动员。2013年马存军首次获得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2014年又在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10月,在全国自由式摔跤冠军赛上,马存军血染赛场,比赛时,对手将马存军的眉弓撞开了一道口子,但他轻伤不下火线,依然坚持比赛,连胜三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存军训练非常刻苦,有一股韧劲。尤其是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比赛之前,马存军突然腰椎痛得厉害,队医及时给他按摩,才缓解伤情。马存军说: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全运会比赛结束后,薛教练和我都哭了,因为赢得这次比赛太难了,为了这块奖牌我们坚持了12年。

  省古典式摔跤教练王述钢说,竞技体育的残酷,不仅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训练,还在于成绩荣誉的不确定性。古典式摔跤因为摔跤训练周期长,我省很多运动员到摔跤队时零基础,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炼。近年涌现出不少青年运动员,如刘哲、滕丕庆、李寿宝等,均在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上表现优异。

  “李启英、孟桃等女队员也是我省的后起之秀。”省摔跤女队教练林伟说,摔跤也是耐力训练,我省有着很好的地理优势和训练场地,也有着很好的培育土壤和精神支柱,相信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她们定会不负重托,为青海体育争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