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 青海体坛 | 体彩趣闻 | 视频新闻 | 国内外赛事 | 通知公告 | 本网原创 | 热点关注 | 群众体育 | 竞技体育 | 体育产业 | 体育旅游 | 时尚运动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体育热点关注
第六届省民运会:民运会第二天各项比赛进入激烈角逐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7-08-16 10:56:45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讯

  关注民运会

  8月15日,第六届省民运会进入第二天,摔跤、射箭、举沙袋、拔河、武术等项目开始进入激烈角逐。

  在当天举行的射箭决赛中,民和队表现不俗,反曲弓比赛项目由民和、海南、黄南获得前三;牛角弓比赛项目前三名分别由黄南、海东、民和包揽;女子传统弓团体赛前三名分别为民和、海西、海南;其中,民和队董才华和严由拉吉以107环、88环的成绩位列个人前两名;复合弓团体赛东道主海南队获得第一名,海北队和果洛队分获第二、三名。

  摔跤比赛仍然进行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回族式摔跤)搏克(蒙古式摔跤)三个项目、六个级别的比赛。海西队选手尼玛才仁、海北队索南达日杰、河南队金美华旦、互助队祁成真、冶贵平和青海民族大学队包日勒代等分别战胜对手,顺利进入到明天的比赛。

  武术比赛今天进行了传统拳与地方拳两个项目的比赛,男子传统拳由海南队张延卿的“八极拳”、青海民族大学队杨梦凡的“自选拳”和西宁队杨学海的“八卦掌”分别以8.75、8.71、8.59分的成绩位列前三名;男子组地方拳术由化隆队选手马永清展示的“封手八块”以8.63分的成绩摘走桂冠;女子组地方拳术比赛中,53岁的海南队选手马本兰打出了一套“八门母”获得第一名,化隆队选手马丽椰的梅花单拳获得第二名。

  举沙袋比赛项目也于当日开赛。据悉,此项比赛从65公斤级到90公斤以上分为五个级别,参赛选手中有藏族、蒙古族、土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选手,比赛中,选手们托举重量分别为90公斤、100公斤、110公斤、120公斤、140公斤和150公斤的立方体沙袋以此来衡量力量大小。

  据悉,本届民运会还设有18个表演项目,共分为综合、技巧等几大类别。表演项目与一般意义上的竞技项目有所不同,重在展示各民族独有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及艺术形式。(记者:刘伟)

  精彩瞬间

  8月15日,第六届省民运会射箭项目开始进入决赛。摄影:刘伟

  摔跤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瞬间。摄影:李兴发

  武术比赛现场,化隆队选手马丽椰正在展示梅花单拳。摄影:刘伟

  传统比赛项目举沙袋。摄影:李兴发

  两位摔跤运动员正在进行体力的比拼。摄影:李兴发

  我是东道主

  “你好,我是志愿者”

  今年22岁的杜江铃是第六届省民运会的志愿者之一。提起自己一天的工作,小杜掰着手指数了起来:将运动员顺利带到比赛场馆、照看东西、联系司机、安排午饭、送运动员回宾馆休息……

  “好像也没做什么工作。” 8月15日,记者面前的杜江铃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对他而言,志愿工作并非只有民运会这短短几天,早在大学期间,他就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份子,对于这个身份,这个年轻人有一套自己的见解。

  “实话实说,其实刚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是挺随意的,并不了解这个队伍,只是在大一时看见好多人都在加入不同的社团,自己也就跟着加入了。但是在加入以后,觉得志愿者这个大家庭是很暖心的,特别是自己的性格、脾气都有一些变化,平时都会对别人进行关心,爱护。志愿者可以算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让我在待人接物、沟通交流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

  杜江铃告诉记者,大学四年,他就和协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参加过多次活动,养老院、福利院,甚至西宁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今年8月1日,通过“西部计划”,杜江铃正式成为了一名基层志愿者。走上工作岗位的第3天,他就开始接触到了民运会。

  “我正好是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从8月3号起就参与到了县上民运会宣传工作当中。8月10号才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民运会服务。”杜江铃介绍道。

  虽然是走出校园后的第一次志愿者活动,但有着之前在青洽会等大型活动中的服务经验,民运会的任务对于杜江铃来说并不陌生。“抬东西、打扫卫生、在宾馆接待,只要哪需要服务,哪就有我们志愿者的身影。尽管有些忙碌,但都感觉很充实,很满足。”

  但与以前的经历不同,这次参加民运会,杜江铃不仅仅是志愿者,更是东道主。

  “通过前几天的工作,对民运会有了一些了解。这样的一场赛事能够在我的家乡举办,作为海南人,觉得很骄傲。看完开幕式演出,心情特别激动。只要一想到这是我们‘家里的事儿’,干起活来心里都美滋滋了。能够有机会为民运会服务,为传承民族文化出点力,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杜江铃说着,一脸的幸福。

  “我觉得不只是我服务民运会,民运会也让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民运会的志愿服务,发现学校的志愿者和社会的志愿者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的话,作为志愿者,做好‘服务’两个字就可以了。但是在工作中,志愿者虽然也是以这两个字为核心,但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并不是简单的一两件事,就能做好的。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希望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让大家感受到海南人的热情与真诚。”杜江铃说完又去忙了,很快,这件在背后印着志愿者字样的蓝色短袖便“消失”在赛场上,但一眼望去,还有无数个“蓝短袖”活跃在赛场上……(记者:咸文静)

  赛事直播

  摔跤吧,兄弟

  8月15日,第六届省民运会民族式摔跤比赛在共和县射箭馆开始举行。

  “双方运动员上场!”随着裁判长的一声令下,两个光膀子的摔跤运动员走到摔跤垫中央相对而立。虽然“红腰带”身高占些优势,但“蓝腰带”一看也实力不俗。点头致意后,双方弯腰抓住对方腰带,站在一旁的裁判拍了两人一下,一场传统的藏式摔跤比赛正式开始。

  一上场,势均力敌的二人便开始僵持不下,双方相互试探,都在寻找一个进攻的最佳时机。突然间,“红腰带”率先发力,拉着对方连退几步,试图将其摔倒,赛场周边一时掌声四起,但很快“蓝腰带”便稳住了局面。短暂调整后,“红腰带”再次出击,一拉,一提,两个动作完成的行云流水般自如,对手摔倒在地。

  红方先夺一分!

  第二局开始了。一握住对方腰带,输掉一轮的“蓝腰带”便开始发起进攻,也许是还没有从上一轮获胜的喜悦中回过神来,短短几秒,“红腰带”便躺在了地上。

  双方平分秋色。

  很显然,第三局决定了这场比赛的输赢,无论是在场外议论纷纷、欢呼助阵的观众,还是在一旁为选手出谋划策的教练,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在一片掌声中,双方再次上场。

  相比前两局的速战速决,这一局红、蓝双方都显得格外慎重,两个人都在寻找最有利的把位和站位。

  “加油,加油!”场上紧张的气氛很快便感染了观众,场外的打气声此起彼伏。说时迟那时快,双方几乎同时发力,场面一度陷入僵持之中。

  “顶住!顶住!再坚持一下!”红方的教练握着拳在场外连连打气,蓝方的教练干脆手脚并用,在旁边出谋划策。

  突然间,“蓝腰带”猛一使劲,拉了个“红腰带”措手不及,紧接着,只看他用力一提,“红腰带”便被摔倒在地。

  在现场的一片掌声中,裁判长敲锣示意,场上的裁判拉起“蓝腰带”的手示意他是这一场比赛的冠军得主。

  很快,下一场比赛要开始了。

  还在等什么?摔跤吧,兄弟!(记者:咸文静)

  会场之外

  “镜”显风采

  你可知用镜头记录一场体育赛事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

  “那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是追求完美不肯放过一个瞬间的痴狂。”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红十字会工作的宋如举已有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他对摄影有着自己的见解。8月15日,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拍摄着第六届省民运会藏式摔跤的比赛画面。

  “我8点多就来到了体育馆,先去拍了射箭,然后到体育馆里面来拍一些室内的比赛项目。”因为是第一次在家门口拍摄民运会,宋如举显得格外激动。在他的相机里几十张射箭比赛的照片,记录下了比赛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他说,摄影就像是狙击手,需要耐心的瞄准目标等待精彩瞬间的出现,然后敏捷的按下快门让精彩永远定格在照片上。他打算回家后将这些照片筛选后,拿出最好的去参加摄影展,一是想通过照片让人感受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二是展示民族体育文化。

  今年已经五十出头的李爱民和宋如举一样,都是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也是海南州摄影家协会中重量级的人物之一。从1983年开始摄影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摄影奖他都不曾落下。今年2月,他拍摄的一组岩羊照片获得了一项国际性摄影大赛的金奖。就在同一个月他开车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在那里拍摄到了一组珍贵的雪豹照片。

  “摄影就是用镜头讲故事,展现风采。”为了拍摄此次民运会,李爱民做了认真的计划安排,按照一天阳光的强弱划分了什么时间拍摄室外项目,什么时间拍摄室内项目。李爱民告诉记者,他要在本届民运会上,拍出一组组精彩的照片。

  “我关注了一年多的国内和国际上的摄影赛事,传统体育获奖的作品几乎没有,获奖作品几乎都是风景、宗教文化、野生动物等内容。民运会包含了全部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一个出作品的绝佳机会,我打算拍出好作品打破青海传统体育题材作品没有获过大奖的记录。”李爱民笑着说。

  与专业的摄影家不同的是,多杰尼玛走到哪里就用手机拍到哪里。“我只是想把民运会上的精彩传递给身边的朋友。”

  在传统摔跤场,多杰尼玛用自拍杆将手机架得高高的,拍摄着体育馆全景图片。篮球、武术……随着多杰尼玛的拍摄,场馆中的一切都被记录了下来。

  “你看看,这是我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照片,点赞的人很多吧!”多杰尼玛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他现在成了朋友圈里的赛事转播员,有新的图片发出朋友们还会在微信里催他,而且还规定了比赛项目。一天拍下来自己感觉很充实,“你们是报社的记者,我是‘朋友圈’的记者,都在拍比赛给大家看!”

  “好了,今天的比赛结束了,拍照也结束了,明天继续。”下午6时,随着比赛的结束,多杰尼玛也完成了他的任务,他一边在微信上“喊话”,一边向记者介绍他明天的行程,“明天我打算专门去拍赛牦牛,跑马已经不稀罕了,跑牛才有看头!”(记者:李兴发)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拉巴牛”,男人之间的较量
[08月15日]
·民运会首日赛事有条不紊
[08月15日]
·团结共进步 炫彩绿茵场——第六届民运会开幕式侧记
[08月15日]
·民运会:搭建展示共和的新平台
[08月15日]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08月15日]
 
青海新闻网制作